走火入魔的校外培训班,是基础教育的通货膨胀
2019-09-10 04:05:48
  • 0
  • 1
  • 1

原创:唐映紅

来源:唐师三百手

朋友圈在流传一则图文截图,大意是北京的校外培训班大幅减少,其原因主要不是政策性的限制,而是没钱送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们的密集举报。

看了这则图文,我油然联想到的就是“走火入魔”四个字。没错,走火入魔!

教委政策禁止校外培训班是由头,但如同教委数十年来的数十道越来越措辞严厉的“减负令”一样,不过是风过疏竹。事实上,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校外培训机构的整肃令,但由于合法工商注册的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受教育主管部门管辖,因此,也就是搞搞震而已。

但是,架不住那些没钱送孩子上培训班家长们的密集举报。据说在北京,随便报几门培训班,一年至少20万人民币就出去了。以我的经验,这个数字尽管有些高估,但一年数万元是跑不掉的。

我所了解到的,成都的小学生父母,平均每个儿童会被报4到5个校外培训班,通常是语数外各一个,一个艺体的,一个兴趣的,周末两天,儿童充其量能空出一、两个时间块(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块)。要知道,这只是8岁的儿童呀!

城市中产家庭的父母,只要对孩子的未来发展稍有抱负,就不得不把孩子送进一个又一个校外培训班。像某些小学名校,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会为孩子一口气报4个奥数班,4个不同的老师对同样的知识分别强化讲授给孩子。

这就好比是“军备竞赛”,即使有父母于心不忍,或者未必认同主流的教育观,但在小升初,初升高,乃至最终的高考时,比拼到最后的就是反复过度练习的强度,同一个题型,练习过100遍就是比10遍更可能熟能生巧。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讲,中国的高考游戏其实与中国的保健品一样,是迷信的产物。“迷信”还只是委婉的说法,说是“骗局”也不为过。从宏观的层面来看,也就是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城市中小学普遍的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班磨炼是一个冗余的无效变量。

道理并不复杂。就以高考为例,每年北清招多少,985招多少,一本招多少,都是固定的计划数,无论学生是高压力负荷沉重地准备应考,还是轻轻松松应考,招生数并不会有改变。此其一。

同时,由于学生的课业成绩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智商水平,二是努力程度。孩子都努力和孩子都不努力的情况下,主导的因素就只剩下智商水平。因此,不同层级高校录取的学生智商分布,大体上都服从一致的规律,清北招到最聪明的学生;985招到很聪明的学生,一本招到一般聪明的学生,高职招到平均智商水平附近的学生。这与美国大学申请制入学的招录学生智商分布没有本质的区别,美国也同样是最好的藤校招到最聪明的学生,好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和密歇根州的大学体系)招到很聪明的学生,一般的州立大学招到一般聪明的学生,城市学院和社区学院招到平均智商水平的学生。此其二

两个因素叠加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涯过程中普遍承受的高压力,高负荷是一个冗余的变量,它并不会使高校选拔录取的学生有质的提高,反而更可能有质的降低。

为什么说更可能是质的降低,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学涯,过着远比成人更为艰辛的学习生活。工薪的父母通常有双休日,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国家节假日放七天,孩子通常只有两到五天,甚至排满。成年人为996叫苦不迭,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普遍远超996,他们是7117。

基础教育阶段高负荷高压力的学涯,带来的后果必然就是学习倦怠,厌学。北大的新生数据是超过三成厌学,10个新生中就有3个厌学,剩下的7个新生,充其量是“不厌学”,很难想像他们会对学习充满热情。

这么说吧,北大清华招录学生的平均智商,要远远高于哈佛大学,但是,北大清华培养出的诺奖得主是0个,而哈佛大学培养了至少157名诺奖得主。分母为0,甚至无法推算差距有多大。

所以,中小学生在学涯过程中普遍承受的高压力,高负荷不仅无助于高校选拔录取更优秀的学生,反而是降低优秀学生的发展可能性。说句不客气的话,中国教育呈现出,“普通学生废柴化,精英学生平庸化”。像一说到现代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动不动就说“中国人素质不高”,为什么不高?70岁以下的哪个不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

回过头来再说走火入魔的校外培训班,它带来的后果无非下面几个:

一是增加了父母的教育负担。家境贫寒或者稍有拮据的,根本就跟不上校外培训班的“军备竞赛”。

二是压榨乃至剥夺了儿童、青少年的业余时间,使他们陷入反复的过度练习而荒芜了本该发展的社会能力。

三是抬高了升学择校的门槛,那些跟不上校外培训班“军备竞赛”的父母,更别说还有广大农村的学子,他们不是输在聪明和勤奋上,而是输在缺乏校外培训班反复过度强化练习的机会上。

本质上,这就是基础教育的“通货膨胀”,本来每个孩子都能够轻松地度过学涯,在课业学习的同事也发展人格和社会能力;父母不为孩子的前程那么焦虑,也无须付出不赀乃至昂贵教育费用;高校能招录到朝气蓬勃,充满热情和抱负的年轻学子,结果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寻租”的双重挤压下,校外培训班成为压榨每个城市家庭,每个孩子,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的磨盘。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